同舟共济,紧急驰援
——凉山州支援成都抗“疫”记
自成都“7.15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该起疫情波及了眉山、乐山等地;7月20日成都发生另一起由货车司机引发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,该起疫情波及了广元、遂宁、内江等地,疫情形势严峻复杂。
7月22日23时,接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,急需抽调流调人员赴成都开展流调工作,凉山州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,紧急部署,决定抽调一只由州、县疾控中心组成的流调队伍紧急驰援成都,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凉山力量。州疾控中心及17县(市)疾控中心接到通知后,积极响应,迅速安排部署,大家纷纷主动请缨,申请加入支援队伍,最后经州指挥部综合考虑,驰援队伍由州疾控中心3名、17县(市)疾控中心各1名流调经验丰富的人员共同组成,州疾控中心副主任余刚同志带队赴成都开展疫情应急支援工作。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7月23日12时,20名疾控人员组成的流调队伍整装出发,共同踏上征途、向险而行,紧急驰援成都。历时6个多小时,支援队伍19时许到达成都立即投入工作,组长余刚同志召开动员大会并强调个人防护和工作纪律,要听从属地指挥部及流调溯源组的统一安排。队员们被分派到成华区疾控中心各流调溯源小组,无缝衔接成华区的防控力量,共同开展流调工作。
支援队伍集合出发 支援队伍动员大会
成华区疾控中心每夜灯火通明,各层楼穿梭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,猝不及防的电话声响起,每个流调组组长接到任务,要求大家立即开展初筛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,并根据电话询问的信息梳理病人的活动轨迹,逐一核查病例的活动点位。我们的支援人员在各自组内充分发挥精致细致极致的工作作风,以专业的知识指导实践,纷纷深入到病例所在小区及活动点位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。大家仔细观察现场布局、摸排病例活动轨迹、排查密接人员,与病毒赛跑,争取时间,切断传播链。工作中再晚我们也没有丝毫的懈怠、麻木和敷衍,仍然认证核对和记录每一条调查信息,深入病例集中暴发的风险极高的场所,同病毒短兵相接,调取信息、追根溯源、寻求真相,为防控工作赢得先机、赢得主动。
深夜加班进行电话流调撰写调查报告
成华区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我们支援人员穿着印有“中国卫生”“凉山疾控”标志的马甲穿梭在前往各个小区的路上。整夜未曾合眼,却依然在为如何找到阳性病例的密接人员努力,比如深夜到各小区、天网查看监控、陪同老年感染者回忆活动轨迹,还要及时补充流调报告,这样的工作状态每日反复呈现,已然成为了大家的日常。
到病例活动过的点位及所在小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成都市本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截至8月4日,历时13天的支援工作,凉山州支援人员共参与了118例初筛阳性病例的现场调查和摸排工作,参与完成了病例的基本信息、核心信息和24小时流调报告的撰写,完成了调查的密接、次密和高风险人员信息录入及推送等工作。
查看监控追踪阳性病例的活动轨迹
20名支援队员舍“小家”为“大家”,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疾控人员践行使命的责任与担当精神。20名支援队员不辱使命,精准流调,昼夜奋战,不辞辛劳,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住了检验,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。“百练不如一战”,支援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宝贵的人生经历,从理论到实践,支援队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,提高了现场调查能力,积累了相应工作经验,为凉山州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!
支援结束时合影